研究生教育三年综合改革持续发力“双一流”建设
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网 来源: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网 上传时间:2023-05-14
天津大学新闻网讯(通讯员杭航)12月20日上午,天津大学2016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年终总结会在北洋园校区召开,对一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并对为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副校长冯亚青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天津大学各学院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院长、教务员老师以及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共计百余人。研究生院副院长赵美蓉主持了会议。|
冯亚青肯定了近三年来综合改革在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式、类型结构、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根本转变上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指出,目前天津大学担负着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历史使命,学校的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所有工作遵循之根本,完善综合性学科布局,建造生态化学科体系,使学校的研究生教育能够围绕“双一流”建设的目标精准、持续发力。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做了2016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汇报。白海力回顾了学校推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以来的工作思路、文件架构以及具体举措,全面总结了在综合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扎实丰硕的成果。他指出,综合改革必须具有系统性、高效性、鲁棒性和共生性。在过去的一年,学术权力与评价重心稳固下移,教授治教的愿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导师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日臻完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平稳运行,学术氛围和思政风气得到良好营造。与此同时,通过对改革实践的总结与提炼,研究生院提出了能够实现权力下放、激发培养过程参与者内在动力和活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模型(i-PDCA模型)”,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闭环质量控制与反馈机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2016年是学校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第三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结构更加合理、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培养质量得到根本保障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在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的自治路径、分类培养体系的内生动力、导师遴选机制的学术自治、奖助保障体系的生态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改革招生选拔方式,提升优质生源比例。全面深化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改革,健全选拔过程监督体系建设,充分释放了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形成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的自治路径。全面推行与培养质量、学科发展及办学特色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节机制,调整结构,合理配置招生资源。推出招生夏令营、导师团计划、专场宣讲会等举措,保证生源质量及数量。启动了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双校区考务模式,统筹规划、设计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新模式。
改革分类培养机制,推行分类培养体系。以“3I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三年综合改革持续发力“双一流”建设
免责申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收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