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深圳大学举行
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网 来源: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网 上传时间:2024-07-12
10月16日至10月17日,以“新文科与未来传播: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为主题的中国新闻史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深圳大学举行。国内外700余位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新时代新闻传播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6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致辞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深圳大学以及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表达了对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繁荣发展的美好期盼。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润泽致辞表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本届大会希望以新文科为框架,展望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版图,推动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深入发展。
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教授出席开幕式。
在随后进行的主旨演讲部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舒德森首先通过线上的方式发表了有关媒介与传播史研究中的技术决定论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对新闻史的研究应将新闻业的变迁与其所处社会的历史变迁相勾连,在关系和互动的视野中展开考察。在技术受到大量关注的今天,技术更应该是媒介与媒介史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基于此,需要重新思考技术、媒体、社会三者的关系,以及技术决定论思潮。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教授的主旨报告是从大会主题中的新文科框架出发,阐发了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他提出人才培养的“一强化五改革”模式:“一强”,指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五改”为改革高校教学团队的发展模式、改革新闻人才的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胡百精教授以“在历史叙述中开启未来”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史论研究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基础,它对未来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新闻传播学的学者应当保持对历史和理论问题的进取意志。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以及近代中国报人的新闻实践介绍了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渊源,并对未来的学科建构提出建议。她表示,历经三十余年的不断求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已成为建构中国新闻事业和理论的基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聚焦数字时代的算法问题,以一种规范性视角讨论了信息传播中的算法善用。她认为,在如今的“算法社会”中,算法的隐形逻辑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何拆解算法的黑箱、如何要求算法的制定者“善用”技术,应是未来的信息传播中被重视的话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从加速社会与群聚传播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信息现代性的张力。他表示,数字技术以及后工业社会的加速发展为群聚传播时代的出现提供了土壤,群聚传播引发的信息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社会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革。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予敏纵向梳理并分析了新闻传播学的历史意识。他表示,新闻作为一种记录的方式,本身就带有历史的属性。但新闻不仅是历史的载体,也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角色。在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思考新闻与历史的关系至关重要。王润泽以“信息社会转型中的新闻学知识体系创新”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她认为,在技术导致的信息社会转型背景下,新闻学知识的定位、内容以及框架应该被重新思考。新闻知识体系的创新将是未来新闻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本届年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发起主办,深圳大学联合主办,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各二级机构协办。学术年会共设有院长论坛、主编论坛、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会议以及24个新闻传播学不同领域的分论坛。
考研调剂系统小编已经帮各位同学整理好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直接点击查看!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闻史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深圳大学举行
免责申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收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